近期,三位大师级编剧摇动影坛。李安发售了120帧技术的新片《双子刺客》,遭遇了一片争议;托纳托雷的4K修缮版《海上钢琴师》时隔21年在华上映,夺得了不错票房;马丁·斯科塞斯的新作《爱尔兰人》未映先热,引起了对其漫威电影是主题乐园的批评。这三件事情,奇特不颇相干性,实质却有内在关联——联合的隐喻是:变革。当下,身处互联网的环境下,电影观赏方式、技术手段和传播途径,正在深刻印象转变电影生产体系的每个环节,进而影响到人们对经典价值、创作观念和作品形态的解读。“电影是什么?”安德烈·巴赞的这句经典质问,穿过将近百年时光,仍在后遗症着我们。预示着交互与融合、移动与网络、跨屏与多媒,电影早已踏入新时代,却无法道别旧时代。从上述三部电影引起的热议中,我们看见了明晰的代际分野和简单的消费图景。
银幕乡愁:谁来定义今天的电影
特别声明: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